您所在的位置 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新闻

四川z6尊龙凯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

地址: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镇同策路9号

电话 :028-88400255

邮箱 :sczhonghong@163.com

茵陈的故事       

   有一个病人 ,身目俱黄 ,全身没有力气 ,人亦消瘦 。这天 ,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的来找华佗 :先生 ,亲给治治吧 。

   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 ,皱着眉摇了摇头说 :“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 ,我也无能为力啊” !

   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 ,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。

   半年后 ,华佗又碰见那个人 ,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 ,反而变得身强体壮 ,满面红光的了 。华佗大吃一惊 ,急忙问道 :“你这个病是那位先生治好的 ?快告诉我 ,让我跟他学习去” 。

   那人回答说 :“我没有请先生看 ,病是自己好的” 。

   华佗不信 :“那有这种事 !你准是吃过什么药吧 ?”“药也没有吃过” 。 “这就怪了 !” “哦 ,因为春荒没粮 ,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。”

  “这就对啦 !草就是药 。你吃了多少天 ?” “一个多月 。” “吃的是什么草啊 ?”

  “我也说不清楚 。” “你领我看看去 。” “好吧 。”

   他们走到山坡上 ,那人指着一片野草说 :“就是这个 。”

   华佗一看 ,说道 :“这不是青蒿吗 ?莫非能治黄疸病 ?嗯 ,弄点回去试试看 。”

   于是 ,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 。但连试用了儿次 ,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 。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准是认错了草 ,便又找到他 ,叮问 : “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 ?”“没错 。”华佗想了想又问 :“你吃的是儿月里的蒿子 ?”“三月里的 。”

  “唔 ,春三月间阳气上升 ,百草发芽。也许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。”

   第二年开春 ,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害黄疸病的人吃 。这回可真灵 !结果吃一个 ,好一个 。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 。

   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 ,等到第二年,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 ,他逐月把青蒿采来 ,又分别按根 、茎 、叶放好 ,然后给病人吃 。结果华佗发现 ,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 。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 ,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“茵陈”  ,又叫“茵陈蒿” 。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 。

   三月茵陈四月蒿 ,传与后人要记牢 。

   三月茵陈能治病,四月青蒿当柴烧 。

【药名】茵陈           

【别名】柏蒿 、绵茵陈 、茵陈蒿

药性】性味苦 、微寒 。   

功效】清湿热 、退黄疸 、利胆 、抗菌 、抗病毒 、降脂 、小便短赤、湿疮 。

【应用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1.治湿热黄疸 ,用于阳黄(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,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、胆囊炎等) ,取其有促进胆汁 分泌和排泄的作用 。黄疸初期时 ,热重于湿 ,有发热 、小便不利 、大便秘结 、腹微胀满 、脉弦数者 ,则配 、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 ,放入茵陈蒿汤 。如果湿重于热 ,有胸脘满闷 ,头重身困 ,大便并不秘结 ,而小便不利的证候较显著 ,脉濡缓 ,则须配五苓散 ,方如茵陈五苓散 。

2 、治寒湿黄疸 ,用于阴黄(黄色暗晦如烟熏 ,多见于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、肝硬变等病) ,有全身虚寒而夹湿的证候 ,此时须配温里祛寒药如 、等 ,以温化寒湿 ,方如茵陈四逆散 。

3 、作为的代用品用作清热 。茵陈和柴胡都有解热作用 ,中医经验认为两药都入肝胆 ,能去肝胆实火 。但茵陈的药性较柴胡稍柔和 ,故凡平素阴虚而新有实热,须用柴胡清热 ,但又不能受柴胡之刚燥者 ,可用茵陈代柴胡。

【用法用量15~30g    

使用注意虚黄是黄而带淡白色 ,小便如常,口淡 ,脉弱 ,是由贫血 ,寄生虫病所致 ,不是由湿热引起 ,因此 不宜用茵陈 ,宜用补中益气药物治疗 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白芍的故事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华佗喜爱栽草药作为标本 ,以辨别药之真伪 ,防止用错药 。他在自家房前屋后栽满了草药 。一天 ,有个外地商人看华佗爱种草药 ,便从山上挖了一棵芍花给华佗 ,并对华佗说 :“这芍花本是野生 ,人家都说它可以治病 ,不知真假 ,我给你一棵 ,你试种一下 。”华佗就把这棵芍花栽到了窗外 。来年春天 ,芍花开放 ,华佗就先尝花 ,后尝叶 。由于华佗对芍花的采药季节还没掌握 ,对春天的芍花不能入药更不了解 ,只感觉它没有什么药味 ,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,就把它放那儿不管了 ,一直放了数年没理睬它 。

   一天夜晚 ,夜深人静 ,秋风凉爽 ,月对窗户 ,华佗正在灯下精心地撰写医书 ,把某药治某病一条一条地记录着 。正写之间 ,只听窗外有一女子的哭声 ,他抬头往窗外一看 ,迎着月光有位身穿绿衣 、头戴红花的美貌女子 。“啊!这是谁家的孩子 ,深更半夜的在外啼哭 ,难道受了什么委屈 ?”华佗便出去看看 ,可东瞅西望 ,却未有半个人影 ,只见那女子站的地方正是那棵青枝绿叶的芍花 。华佗心想 :难道是它吗 ?他看了看芍花 ,摇了摇头 ,自言自语地说 :“既是你有灵验 ,现在已是初秋 ,早已花谢叶老 ,也用处不大了 ,况且你身无奇处也无法入药呀 !”说罢转身回屋里去了 。刚到屋里坐下又听到那女子啼哭 ,抬头一看还是她 。他又出来看 ,还是没人 。那女子站的地方仍是那棵芍花 。一连几次都是这样 。

   华佗觉得非常奇怪 ,就叫醒夫人 ,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向夫人说了一遍。夫人说 :“这家房前屋后的花草 ,都是你亲手种的 ,在你手里都成了良药,治了不少病 ,救了不少人 ,只有这棵芍花在那儿冷冷清清地无用 。我想:可能是你没把它放在心上 ,你不了解它 ,它委屈地哭了 。”华佗说 :“我早已尝过多次了 ,花叶梗都没有什么用处 ,可怎么入药呀 。”夫人说 :“花叶梗你都尝过了 ,你尝过根吗 ?”华佗又说 :“花叶梗都没有用 ,根还有啥尝的 。”华夫人看他有些不耐烦 ,也不往下说了 ,就说 :“好啦 ,天已经不早了 ,你休息吧 。”华佗觉得很累 ,便倒下睡着了 。

   华夫人越想越睡不着 ,越想越觉得奇怪 ,总觉得芍花啼哭是委屈了它 ,可能它的用处还未被发现 。不行 ,我得想法成全它 。早晨起来 ,华夫人拿了一把菜刀去切菜 ,一不小心手被菜刀划了一下 ,血立刻冒了出来 。夫人忙把华佗叫起来 。华佗一看 ,赶忙拿刀伤药敷在伤口上 。但血还是止不住 ,一个劲地往外流 。华佗可没办法了 。夫人便说 :“不妨你把芍花根挖点来敷上试一试 。”华佗便挖了一点芍花根 ,捣成泥状敷在伤口上 。嗬 ,可灵验啦 ,血立刻止住了 。过了几天 ,伤口愈合 ,好了之后连个痕迹也没有 。

   华佗说 :“夫人多亏你提醒我 ,你还为它流了血 ,要不是你 ,就把一味好药给埋没了。”后来华佗对芍花做了细致地试验 ,发现它不单可以止血 、活血 ,而且有镇痛 、滋补 、调经的效果 ,便将它记在《青囊经》里 ,给加了一个“药”字叫“芍药花” 。由于华佗的栽培试验 ,芍药便在谯陵(今亳州)大力发展起来 ,后来又发展到四川 、杭州 、陕西等地 ,但以产在谯陵的个大 、色白 、粉性足 ,被称之为白芍 。

【药名】白芍

【别名】白花芍药 、白芍药 、金芍药 、杭白芍 、生白芍 、大白芍

药性苦 、酸 、微寒 、归肝 、脾经

功效补血 ,敛阴柔肝 ,缓急止痛 ,治胸腹胁肋疼痛 ,泻痢腹痛 ,自汗盗汗 ,阴虚发热 ,月经不调 ,崩漏 ,带下 。

【应用】

1.补血 血虚肝脉失养 ,肢体挛急 , ,屈伸不利 。血虚经行不调 ,痛经 , ,伴头昏乏力 , 。

2.敛阴柔肝 热病后期阴液耗伤 ,手足瘛疭(chi-zong) ,口干不渴 ,脉虚舌绛 。肝阴不足 , ,目眩头晕 ,耳鸣 , 。阴血亏虚 ,小腿抽掣疼痛 。

【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--30克 。

使用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。 白芍 :又名白芍药 ,金芍药 。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 。多产于浙江 ,四川 ,安徽等地 。其味苦 ,酸 ,微寒 。归肝经 。具有平抑肝阳 ,养血收阴之功效 。主治头胀 ,头痛 ,眩晕 ,耳鸣 ,烦躁易怒 ,月经不调 ,痛经, , ,盗汗 ,胸胁疼痛 ,手足痉挛疼痛 。用法为 ,煎汤 ,6~12克 。或入丸 ,散 。但反藜芦 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金银花的故事


   传说在很久以前 ,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 ,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小夫妻 。小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 ,并给她俩起了好听的名字 ,分别叫“金花”和“银花” 。金花银花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,不久便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。她俩农忙时下田帮父母干活 ,闲时跟母亲一起拈针绣花 、织布纺纱 ,并自习医书和上山采药 ,因此深得父母和乡亲们的赞赏 。

   一年初夏 ,村子里流行一种不知名的怪病 。患病者无一例外地发热 ,高热不退 ,浑身上下泛起红斑或丘疹 ;病后不久即卧床不起 ,神昏谵语 ,随即命丧黄泉 。村里的郎中均束手无策 ,外地的郎中均不敢进入 ,眼看全村人就只好等死了 。在这危急的关头 ,金花银花挺身而出 ,主动要求外出为乡亲们求医问药 。而正在这时 ,她们父母也不幸患了此病 。乡亲们都好心地劝她俩不要去了 ,以免求医问药不成 ,反而没法为二老送终 。姐妹俩面露难色 。这时 ,父母语重心长地说 :“去吧 !好孩儿 !你们要尽快求得名医或好药回来 ,否则别回来见z6尊龙凯时 !”

金花银花含着泪花 ,当即收拾行李干粮准备出发 。乡亲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,嘱咐她俩好好求医问药 ,父母由乡亲们轮流照顾 ,不必挂念 ,云云 。姐妹俩走遍千山万水 ,涉过无数激流险滩 ,足迹几乎遍及华夏大地 ,访遍中原名医 ,但名医们不是对该病一无所知 ,就是因路途遥远而不愿前往 。一天 ,姐妹俩路过华山 ,到山上一座古寺院借宿 。院中一老和尚问她们为何风尘仆仆 ,面露难色 。姐妹俩直言相告 。老和尚唏嘘不已 ,立即手指窗外远方对她们说 :“离此九十九里处有一高山 ,山下有一草棚 ,棚内住着一位老郎中 。你们不妨前往求教 。”姐妹俩闻讯大喜 ,立即前往 ,九十九里的路程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 ,只见草棚外围满了等候看病的村民 。走进草棚里 ,但见一位童颜白发 、面容睿智的老者正在为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农望 、闻 、问 、切——想必这就是那位老郎中了 。姐妹俩上前说明缘由 。老郎中沉吟:“你们乡亲患的是热毒症……”说罢 ,他指着一屋子等着看病的农人对姐妹俩说 :“这里也流行瘟疫啊 ,我离不开 。不过 ,我可以教你们一个方法 ,就是到丘陵 、山谷和树林边采集一种初夏开花 ,花儿成对生于叶腋 ,初开时白色 ,后变黄色 ,黄白相映 ,严冬不落 ,叫‘忍冬’的草药 ,它能治好你们乡亲的病 。”老郎中进一步介绍说 :“这药的茎缠绕树木 ,长达数米 ,向左缠绕 ;中间空 ,多分枝 ,颜色棕褐 。它开出的花瓣为棒状弯曲 ,长2至3分 ,宽1至3分 ;色黄白 ,毛细密 ;偶有卵形叶状苞片 ;萼筒无毛 ,萼片被毛 ;花冠管状 ,上部五裂 ,裂片与冠管近相等 ;雄蕊五根 ,子房下位 。闻之清香 ,尝之微苦 。”姐妹俩听罢 ,立即谢别老郎中四处采集 ,不久便满载而归 。由于操劳过度 ,姐妹俩回到家乡后就病倒了 。虽然如此 ,姐妹俩还是亲自用采来的草药煎汤给乡亲们服用 。乡亲们服药后病情很快痊愈 。而她俩也在父母的呵护下和乡亲们的关怀下不久病愈 。为纪念姐妹俩的功绩 ,乡亲们便把那种不知名的草药叫做“金花银花” 。后来 ,大家便渐渐地把“金花银花”简称为“金银花”了 。

【药名】金银花

【别名】忍冬

药性甘,寒 。归肺 、心 、胃经 。

功效 ,疏散风热 。

【应用】

1.痈肿疔疮 。本品甘寒 , ,散痈消肿 ,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。治疗痈疮初起 ,红肿热痛者 ,可单用本品煎服 ,并用渣敷患处 ,亦可与皂角刺 、穿山甲 、白芷配伍 ,如仙方活命饮(《妇人大全良方》) ;用治疔疮肿毒 ,坚硬根深者 ,常与紫花地丁 、蒲公英 、野菊花同用 ,如五味消毒饮(《医宗金鉴》) ;用治肠痈腹痛者 ,常与当归 、地榆 、黄芩配伍 ,如清肠饮(《辨证录》) ;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 ,常与鱼腥草 、芦根 、桃仁等同用 ,以清肺排脓 。

 2.外感风热 ,温病初起 。本品甘寒 ,芳香疏散 ,善散肺经热邪 ,透热达表 ,常与连翘 、薄荷 、牛蒡子等同用 ,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,身热头痛 ,咽痛口渴 ,如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 ;本品善清心 、胃热毒 ,有透营转气之功 ,配伍水牛角 、生地 、黄连等药 ,可治热入营血 ,舌绛神昏 ,心烦少寐,如清营汤(《温病辨》) ;若与香薷 、厚朴 、连翘同用 ,又可治疗暑温 ,发热烦渴 ,头痛无汗,如新加香薷饮(《温病条辨》) 。

 3.热毒血痢 。本品甘寒 , ,凉血 ,止痢之效 ,故常用治热毒痢疾 ,下利脓血 ,单用浓煎口服即可奏效 ;亦可与黄芩 、黄连 、白头翁等药同用 ,以增强止痢效果 。

【用法用量煎服 ,6~15g。疏散风热 、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 ;炒炭宜用于热毒血痢 ;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。

使用注意】  脾胃虚弱者不宜常用 。不可以经常吃 ,因为会使体质变虚 ,只在体内有火 ,感冒咳嗽的时候服用 ,不建议长期使用 。金银花性味寒凉 ,会影响脾胃的运化 ,此味药一般在暑天使用较为合适 。